团情要闻
亚运会火炬手:温州理工学院何昌臻高举“薪火”,筑炬融光
来源:共青团 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次温州理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何昌臻,于2019年应征入伍,曾参与多次重要军事演习,在这些行动中有着优异的表现,被授予获得了理论之星,个人嘉奖,以及集体三等功等荣誉。
退伍复学后,何昌臻积极担任温州理工学院新生军训的教官,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新训任务,被评为温州理工学院第一届“十佳退伍大学生”。在校期间,何昌臻同学在团委学生会,红旗护卫队等各方面都卓有贡献,发扬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美地诠释了“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志”的精神。
9月15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浙江温州顺利举行。攒动勇气渡万重海,昂然挺立迎八方客,何昌臻作为第160棒火炬手,高举亚运“薪火”,踏出了青年之姿,圆满完成了火炬传递。
火炬手双手举起的是希望,是期盼,更是熊熊燃烧的斗志和信念。在被问到拿起火炬的第一感受时,何昌臻同学毫不犹豫地说:“当我举起火炬的那一刻,骄傲与自豪盈满心间。”他的骄傲不仅来源于我们国家能承办此次亚运会,还因为这是第一次切身参与到大型国际赛事当中。有言曰:“责任重于泰山。”亚运赛事,万千瞩目,一份无尚荣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重大责任,对何昌臻而言,这是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是难得的锻炼。穿雾破晓,振臂挥毫,也在所不辞,他有信心,斩棘披荆,高举亚运火炬;他有勇气,厚积薄发,展示青年风貌。
火炬的传递跨越一座又一座城市,山水一程,步步生花,是荣耀,更是艰巨的责任。当兵服役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传承与坚守”,在困难中生出希望;部队里的磨练让他养成了“有荣誉就争,见红旗就扛”的良好品质,在行动中总结经验;在校的团学经历让他学会了“破而后立,勃发生长”,在组织管理中掌握统筹方法。因此,即使面临激烈的竞争,何昌臻同学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亚运火炬手的争取之路。随后,何昌臻也谈到:“我觉得相较于其他火炬手还是挺稚嫩的,既没有为国争光的瞩目成就,也没有挺身而出的英勇事迹。但是我有一颗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热血不屈之心……”三言两语间,报国热情溢于言表。国家的兴旺有青年的脚印,国家的未来看青年的意气,担当时代重任是青年该有的姿态,我们都应如此,在最青春的年华,以最积极的姿态去争取,去拼搏,行最远的路,扬最大的帆!
以青春的色彩,照亮前进之路;以青春的名义,投身志愿之行。聊到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时,何昌臻坦言,印象最深的就是表情管理和仪态训练。为避免笑容过于僵硬,面部肌肉不自然的情况,自己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微笑及挥手的动作。这样的“矫正”方式,是一名火炬手严谨和认真的展现,更是其对这一份光荣职责的敬仰。他执炬前行,为亚运选手们鼓劲打气,为亚运事业增添色彩;他挥洒汗水,砥砺前行,感知运动的“更快、更高、更强”。
如今,何昌臻同学也圆了儿时的梦,走上了温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的舞台。他手持“薪火”,表现出色,展现了温理工学子自信、热情的青年风貌。他说:“感恩,更多的是一份荣耀。这个光荣的身份,这段特殊的经历,他将永远铭记于心。”亚运的故事不止于此,何同学也将发扬亚运精神,继续谱写属于他的精彩人生。温润之州,少年与梦相逢,青春鼎沸;“薪火”传递,见证了梦想的追逐,也让世界各地感受到了中国的“沸腾”,中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