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要闻
还见“伊凡”,又见大罗山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18-03-14 浏览次数:次一个外国人,一名教师,一位“清扫工”……
6年,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大罗山上,手提编织袋边爬山边捡垃圾。他就是澳大利亚籍,本名伊凡·戴维斯的伊凡大叔,市民亲切地称呼他为“大罗山的环保卫士”和“捡垃圾的洋雷锋”。因为伊凡的精神,大罗山有了一座“伊凡亭”,以纪念他的善举。
准装待发
3月14日一早,瓯江学院团委联合瓯海区委宣传部、茶山街道、梅泉社区1带领50名“伊凡”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大罗山,接过伊凡的“接力棒”,继续为大罗山的环保做努力,传承、弘扬伊凡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尽管伊凡已经离开了温州,但以名字命名的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志愿者协会却一直活跃在护绿一线。每个周末,都会定期上山捡拾垃圾,宣传环保,风雨无阻。
沿路而上
瓯江团委除了组织大罗山环保活动之外,还将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节约用水,让大家了解世界水日。二级学院团委设计艺术学院开展了清除广告纸,变废为宝“跳蚤”市场等活动;文法学院结合“新青年下乡”活动开展植树活动;机电工程学院开展了“防范雾霾、了解雾霾”的宣传活动;经管学院、建工学院、数信学院开展了“水滴虽小,节约为好”的五水共治签名活动。广大团学师生都在用实际行动来传承“伊凡”精神,弘扬雷锋精神。
全体合影
瓯江学院团委书记程婧表示,“为继承伊凡精神,瓯江学院团委进行了“三服三化”的创新方式,不断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成立志愿服务学院,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成立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中心,为志愿者提供政策咨询;打造“互联网+志愿服务”新平台,构建数据共享,助力服务。通过努力,将学院的志愿服务形成“品牌化”、“菜单化”、“多样化”文化效应,不断发挥瓯江学院志愿者在温州城市建设的作用。”